为丰富退休教师精神文化生活,感受中华传统工艺魅力,2025年5月13日,离退休工作处组织40余名退休教职工前往彭州市桂花镇,开展了一场以“探陶瓷文化,悟匠心传承”为主题的参观考察活动。先后参观了永鑫琉璃陶瓷厂、华蓉陶瓷有限公司及桂花龙窑博物馆,沉浸式体验了彭州桂花镇陶瓷从古至今的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。

活动首站来到永鑫琉璃陶瓷厂,厂长弓永鑫热心带领参观和讲解,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琉璃瓦的种类、制作方式、烧制工艺等,也讲述了自己在琉璃瓦陶瓷行业几十年的深耕与经营。弓厂长介绍,企业自2000年成立以来,延续了明代官窑的琉璃瓦烧制技艺,并引入天然气窑炉生产线,开发出无光釉瓦、西班牙筒瓦等创新产品,应用于成都安顺廊桥、芙蓉古城等标志性建筑。退休教师们在生产车间观摩了从粘土成型到高温烧制的全流程,对机械化生产与传统釉色工艺的结合赞叹不已。


随后,大家来到华蓉陶瓷有限公司,董事长尹伯蓉带领参观和讲解,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酒瓶的制作工艺。尤其在注浆成型车间,老师们驻足观看泥浆注入模具、吸塑定型的全过程。通过近距离观摩陶瓷酒瓶制作的全流程,老师们深刻感受到千年陶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之美。


最后一站是桂花龙窑博物馆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老师们参观了土陶博览馆和龙窑原址,深入了解了桂花土陶的历史渊源、文化内涵及制作工艺流程。通过参观制作区、原料区和展示区,老师们对土陶的制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走近龙窑原址,发现近500年的土窑依山势倾斜砌筑,因形状似龙而得名,是中国古代陶业工人的非凡创造,其特点是利用自然山坡建造和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,烧出成品。通过近距离的观摩,老师们深刻体会到古人“一窑千器,百炼成陶”的艰辛与匠心。



彭州之行,退休教师们不仅领略了陶瓷从泥土到艺术品的蜕变,更深刻体会到匠人“择一事,终一生”的坚守,作为一名高校教职工,更要于三尺讲台耕耘不辍,让教育初心在岁月淬炼中如千年窑火生生不息。此次参观考察活动更为退休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注入持久活力。
(撰稿:汪晓蓉;审稿:王凌锋、朱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