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之后,天气渐凉,气候干燥,促使栓塞、中风、支气管哮喘、消化不良、胆结石绞痛、心绞痛等病易发作;还易患感冒、风湿热等,老年人对秋燥适应性差、耐受力弱,应重视秋季养生和保健。
一、早睡早起、少辛多酸
秋季起居宜“早睡早起”,立秋后,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、沉降,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。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,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,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,对预防脑血栓等发病有一定意义。一般来说,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,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。
秋季进补宜“少辛多酸”,尽量少吃葱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、油炸、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,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。此外,谨记“秋瓜坏肚”。立秋之后,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都不能多吃,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。
二、适当“秋冻”、预防“秋燥”
民间有“春捂秋冻、不生杂病”之说,这是古人根据春秋两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着方面的养生原则,但“秋冻”要因人而异。老年人的抵抗力弱,代谢功能下降,血液循环减慢,既怕冷又怕热,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,更应及时增减衣服;另外,睡觉不要盖得太多,以免导致出汗伤阴耗津;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。
“秋燥”多表现为头疼、少汗、口渴、干咳少痰、咽干不适、手脚心热等。有效防治“秋燥”可以在饮食上下工夫。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,以清淡甘润为主。鲜藕、生梨、荸荠以及胡萝卜、豆腐、黑木耳、蜂蜜等具养阴润燥功效,不妨多吃;多喝水、淡汤、菜汤、豆浆、牛奶等,而生葱、胡椒、烈酒等燥烈食品少吃;胃弱者要多喝粥,如红枣糯米粥、百合粥、莲子粥等。
三、秋季养生当以养肺为主
养生学家们普遍认为秋季养生,当以养肺为主。那么,如何在秋季养肺气?
1.清气道以净肺
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后,轻者可引起支气管炎、肺泡的炎症,重者可引起中毒,甚至癌变。因此,秋日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,每日早晚应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,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,减少肺部损害。
2.治鼻病以护肺
流行病学调查表明,萎缩性鼻炎、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约占人群的90%左右。究其原因,在于鼻塞等鼻炎症状可引起动脉低氧血症、睡眠障碍、肺容量下降等病变,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,引起感冒、支气管炎等。因此,把紧病从鼻入关,可有效护肺。
3.通腑气以清肺
肺与大肠相表里,大便密结可诱发或加重慢支等肺部疾患。因此,通利大便既可以降肺气,泄浊阴,预防衰老,又可防治慢支、咳嗽等。平时应多喝水,多吃新鲜蔬菜与粗粮,多做腹部按摩。已有便秘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药物治疗。
4.重食疗以润肺
燥为秋邪,易伤津损肺,莲子、芡实、鱼鳔、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,冰糖银耳汤、黄精秋梨汤、雪梨膏、百合莲子汤、山药莲子汤、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,不妨常食。
5.勤喝水以益肺
秋季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,以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度。还可直接将水“摄”入呼吸道,方法是将热水倒入杯中,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,每次10分钟,每日2—3次。
6.常运动以健肺
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是适当的体育锻炼。可根据人们的喜好不同,体质差异,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,如慢跑、散步、门球、打太极拳、练气功等。
7.常欢笑以宣肺
笑一笑——宣肺。中医有“常笑宣肺”一说。对呼吸系统来说,大笑能使肺扩张,人在笑的同时,还会不自觉的进行深呼吸,清理呼吸道,使呼吸通畅。
深呼吸——清肺。适度的深呼吸动作有助于清肺。介绍两种简单的呼吸方法,腹式呼吸法:伸开双臂,尽量扩张胸部,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,目的是增加肺容量。缩唇呼吸法:快速吸满一口气,呼气时像吹口哨一下慢慢“吹”出,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,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。支气管炎病人可常做。上述呼吸法最好每天早晚各练一组,每组数量可量力而行。